书画常识

您当前所在位置 > 网站首页 > 书画常识

怎样欣赏文人画?

作者: 发布时间:2021/8/16 8:12:51 点击次数:

[内容提要]中国画以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傲立于世界画坛,能体现中国画最高艺术成就和品格的当数文人画。欣赏文人画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感受到文人画家表现出的特有的艺术神韵。欣赏文人画应当从文人画家的思想基础和文化背景以及文人画的艺术特征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文人画 怎样欣赏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中国画最高艺术成就和特殊神韵的当数中国古代文人画,它以独特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世界上有着不小的影响。现在高中美术欣赏教材中涉及了欣赏文人画的内容,而学生对文人画的了解又很肤浅,缺乏欣赏文人画的正确方法,因此掌握文人画的欣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从三方面谈谈怎样欣赏古代文人画。
一、了解文人画的发展历史,社会背景以及思想基础。
文人画产生于盛唐时期。当时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由其鼎盛而趋向没落的转折时期,当时的社会现实使统治阶级内部分成了两部分,一些是当权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随着国力的恢复,财政的好转,日趋奢华和享乐,另一部分则是那些在统治阶级内部倾轧下败北的文人士大夫,这些人隐而不仕,崇道信佛,独善自守,追求自我内心的探索,由此产生文人画。
元代是文人画发展的兴盛时期。原因之一:元统治者重武轻文,导致更多的文人从事绘画。最著名的文人画家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元四家”)。他们的画多表现“隐居”“高隐”、“小隐”、“渔隐”,以“出世成仙”的态度表达一种士大夫阶层的孤傲、空虚的情感。他们提倡“高雅”、“平淡天真”、“天真幽淡”,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等。文人画家中最典型代表的是倪瓒,他厌恶现实,隐居不仕,沉浸于“无人间烟火”的境界,所作的山水画有一种高度提炼的构图和风格,多为立轴,下方的近景为平缓坡石,有杂树数株,或茅舍一间,中景是不着笔墨的一片空白,高处即远景山坡淡远而去。这种基本格式成为他精神上空寂与淡泊的象征。他的作品《渔庄秋霁图》,画中大片空白让人神游其内,在空山寂水中获得自然与人生同一的感觉。原因之二:文人画在元代兴盛的另一个原因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从审美意识的发展来看,当人们经历了对社会美、自然美的认识过程,当主体感受的丰富性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而到相当成熟的阶级时,会出现对情致美、个性美和“有意味”内容的形式美的欣赏。
明代前期是文人画继承发展的时期。明代文人画派有“吴门画派”和“浙派”。沈周、文征明,戴进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直到明代中后期身为理论家、画家的董其昌根据苏轼的“士人画”理论进一步提出画分南北宗和文人画理论,文人画的名字也正式被提出和使用。
清代是文人画鼎盛的时期。清代涌现了诸多顶极文人画家,最突出的是“四僧”。“四僧”中又以八大、石涛最为突出。他们身为明末遗民,在书画中寄寓国破家亡之痛。八大笔法恣肆、放纵、简括、凝练,造形夸张,意境冷寂;石涛努力体察自然,鄙视陈陈相因,亦步亦趋的画家,主张“笔墨当随时代”,“法自我立”,面向生活“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所作《山水清音阁》就体现了这位大师造化又师“心”的艺术个性,画作既有山川充实、生动的形貌,又贯注着画家的磅礴气度。
二、了解文人画的思想基础。
文人画是以儒、释、道三家的混合作为其思想基础的。
儒家是以质为贵,他们追求的是“丹漆雕几之美,素车之乘,尊其朴也,贵其质”的美学理想,反对雕饰之风。老子论艺术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之论。庄子承其说,也认为“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他要求的是“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使人含其明矣”,追求的是“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些思想与同样超脱的佛学“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如此融合。
三、掌握文人画的艺术特征。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文人画重诗书画印合为一体
一幅人文画,不仅运用绘画的技术或称绘画语言来完成,而且书法的、诗文的技术、语言来配合绘画的技术,成为诗、书、画、印的“三绝”或“四全”,由于掺入了绘画之外的文化因素,所以形成了更为完美的欣赏体系。
书为画之本。书法为绘画之根基,书法功力的深浅直接影响着画家的最终成就。绘画的用笔与书法用笔基本相同,都是充分展示线条的艺术美感,故有“书画同源”之说。
中国画的题款是文学与绘画结合的产物。随着文人画的逐渐形成,中国画题款也逐步完善成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门艺术。一幅作品完成之后,画家为了突破画面的局限性,往往借助于题款,对画面艺术效果进行补充、烘托,阐发和说明,使作品的主题深化,内容更为深刻,所表现的画面语言更为鲜明生动,从而让读者透过有限的形象空间,体味出相对广阔的情感空间和多维的思维空间。题款大抵有这样一些类型:有的直接对所表现的对象进行描写和歌颂,借景抒情。如石涛所作《秋月图》题诗曰:“秋月净如洗,秋云几叠长,钟声动林杪,蟋蟀鸣花傍。将卧忽复起,高吟停复扬。挥毫越纸外,却笑图仓忙。”也有作者在题款中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阐述自己对社会的政治见解。如元四家之一的吴镇。也有不少画家在题款中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阐述自己的艺术理论,有画有论,论因画而发,画依论而生,生动活泼,张弛有致。
印章的意义不完全在于留名,印的内容除了名号以外,往往是格言和画家的心语,与画的内容相映,在形式上也是画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在通幅水墨上,一方红印章与墨色对比,十分醒目,印章的大小、多少、位置都是为了使画更完美,因而,有“印章虽小压千斤”之说。
2、文人画重视神似。文人画之所以如此强调不求形似,是为了在艺术形象中偏重主观情意的表现,把形象当成寄情之物。在强调个性,情感的文人画那里,真实的含义就是感情的真实,缺乏感情的形在真也毫无意义。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这些自然景物来抒写心灵感受。
3、文人画重墨趣。运用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以单纯的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人文精神是中国画的灵魂,因而讲究笔墨和人文精神是中国画永恒的课题。文人画重视墨的运用是因为它有以墨代色的作用。盛唐以前,绘画主要是靠线条和色彩作为造型手段,文人画兴起后,水墨清淡的画风就逐渐发展起来,以至取代了色的位置,在墨色的复杂变化中体现无限丰富的色彩,在色彩的有限使用中衬托墨色的简淡。有着深刻的审美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原因。
4、文人画重意。杜甫讲“意匠惨淡经营中”。匠心独运,可回味无穷。倪瓒道“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
5、文人画重简。无关的皆可简,甚至简到“零”,“零”就是白既是空。“计白当黑”,空、白是为了“多”,为了“够”,为了满足,空白能给人以无尽深远悠长的感受,似“此时无声胜有声”。
古代文人画家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才能完成出丰富的内涵和高度的境界的文人画。我们要掌握正确欣赏文人画的方法,开阔艺术视野,促进多方面知识的融合,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①《论文人画》,林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②《美术论集》,第四辑,人民美术出版社
③《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人民美术出版社
④《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葛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⑤《文人画和“现代性”》,薛扬,美术与设计

学国画,,国画入门,零基础学国画,零基础学山水画,山水画入门,关注山清峡客书画,带你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http://www.cqsqxk.com/